|

我认为,只有养老机器人才能拯救未来的“老龄化中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坚定地认为——想要破局“护理老人难”这个社会性难题,仅依靠我们人类自身,已经是无力解决了!对“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推广养老机器人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不服气的人别抬杠,先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民政部公布的,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8亿人,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第二组数据是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公布的数,目前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的患者比例高达75%。

每五个人就有一位老人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人,谁来照顾?

如果把这些数量庞大的老年人都推给年轻人自己照顾,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谁去挣钱?

家里老人手脚麻利时还好,可一旦因为病痛或意外卧床不起,照顾老人的年轻人将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成本。

有人说,可以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啊!照顾老人将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这个办法也不是不行,但也要面对同样的难题——谁来照顾?

一个正规的养老机构需要配备社会工作师、营养师、心理咨询人员、评估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还有数量不等的护理员。可是哪来这么多人呢?

劳动力市场,养老护理人员的用工缺口已达千万级!

不但数量缺口大,质量还不过关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以36~65岁家庭妇女和下岗工人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04%;具有养老护理员初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者仅为13%

养老院护工

在人口出生率暴跌的今天,还能指望多少人去当护理员?

护理员这个工作一般人是干不来的,非常辛苦不说,还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没年轻人是看不上这个工作的。

咱中华民族最讲孝道,“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入人心!谁不想自家的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呢?

可现实是:一边是年迈的需要照顾的老人,另一边是巨大的工作压力!

想要解决这个矛盾,难难难!

我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有尊严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什么才是“幸福的晚年”?我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有尊严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看看以下几个典型的养老场景,机器人能解决,但是儿女们可未必能做到。

场景一:解决令人尴尬的排便难题

很多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儿,需要儿女清理干净。对儿女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实话实说,没有几个人在面对粪便时会不犯恶心的。

老人自己也会感到羞耻,觉得在儿女面前丧失了尊严。所以很多老人都是尽量憋着,实在憋不住了才会求助儿女。可以想象,该有多么痛苦。

有了护理机器人就方便了。对于护理机器人来说,操作智能排泄系统是必备的功能。老人发出语音指令,机器人就会将排泄系统安放好,老人可以毫无羞耻感地完成这个过程。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还不用麻烦儿女。

智能排泄系统

场景二:解决做饭做菜的难题

老年人身体不便,无法自己做饭做菜,想吃口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困难。

但是护理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护理机器人的程序中储存了大量菜谱,老人想吃什么可以点菜。

机器人会按照食材的分量,精准地计算出应该放多少调料,确保做出来的菜肴不会太淡也不会太咸。好不好吃先不说,但是绝对能保证味道是正常的。

这就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有了机器人就解决了老人吃饭的问题。只要定期更换冰箱内的食材就可以了,别的不用操心。

机器人做饭送餐

场景三:解决心理上的难题

人老了最怕孤单。很多老人失去了老伴和朋友,身体不便也无法外出。对这些老人来说,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痛苦的。

渴望亲情、渴望陪伴,是每一个老年人心理上最大的需求。

但是儿女们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无法抽出太多时间陪伴老人,所以老人只能默默忍受,不停地告诉自己——孩子们也不容易。

就连儿女打电话来也只是不停地说:“我很好,你不用惦记,你要认真工作啊。”,放下电话后,只有老人自己才知道,此时此刻,多么希望儿女出现在面前,抱着自己叫一声爸妈!

儿女们的心里又何尝不牵挂父母?但是分身乏术!

可喜的是,不远的未来,会出现先进的护理机器人,情感交互仅仅是它们最基本的功能而已。它们能说能唱,还会讲故事唠家常。他们可以代替儿女陪伴在老年人的身边,填补老人孤单的内心。

通过与机器人的情感交互,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机器人和老人聊的非常愉快

你可以想象,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机器人亲切地将老人唤醒,替老人完成刷牙洗脸的工作后再端上一份刚出炉的早餐,用餐完毕后,机器人把腿脚不便的老人放置到轮椅中推出家门,老人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闻着花草树木的香气。

这时,机器人胸口的屏幕的亮了,儿女们利用可视电话功能和老人聊了好一会儿,老人感到心里很温暖——儿女并不是不关心自己,只是暂时无法从工作中脱身而已。

温暖的陪伴

场景四:随时监控老人健康状态,排除危险

机器人身上可以安装传感器,可以监测老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等参数,能随时发现危险,替老人拨打求救电话。

老人通过屏幕选择自己需求的功能
和机器人愉快地聊天
老人入睡后,机器人监控其健康状态

看完以上的日常场景,是不是觉得我的观点是对的?谁家的儿女能做到不工作没收入,长时间在老人身边照顾?没有!唯有机器人可以!

咱中国虽然有句老话——养儿防老,但是还有另一句更现实的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年轻人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社交圈子、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无论是在生活习惯上还是生活观念上,都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哪怕儿女孝顺,但是女婿和儿媳妇可不一定这样想

偶尔来照顾照顾还可以,但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儿女们的小家庭也难免闹矛盾。毕竟人都是很现实的,不是吗?

夫妻矛盾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一定会成为照顾老年人的主力军!这绝对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养儿防老”,听听就好!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