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机器人+养老”成为未来养老主流模式

“机器人+养老”成了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
一、银发经济下,服务型机器人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少子化愈发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1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4.9%。预计到2035年左右,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指出, 服务型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逐渐被引入到了养老领域,“机器人+养老”成了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


二、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方面的应用
(1)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料。例如,帮助老年人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护理;帮助老年人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等。

(2)服务型机器人还可以陪伴老年人进行娱乐和交流。例如,通过音乐、电影、游戏等方式提供娱乐活动;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与亲友进行远程交流。

(3)服务型机器人还可以监测和预警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例如,送药、监测老年人的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并及时向家属或医护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三、服务型机器人的优势
除了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外,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领域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在缓解养老人力资源短缺方面,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快于劳动力增长速度,因此在传统养老模式下,养老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而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2)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服务型机器人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养老护工等人工服务形式,服务型机器人无需休息、不受情绪波动影响、且能够实时监测和反馈信息等特点,使得其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在推进智慧养老领域发展方面,服务型机器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服务型机器人将成为智慧养老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实现全民普惠型健康养老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服务型机器人发展趋势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资本青睐等多种利好因素作用下,未来十年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不仅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和技术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产品将愈发多元化,同时服务型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具体而言,服务型机器人产品发展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1)人性化:无论是机器人的产品形态还是交互方式都将更加人性化,同时能够敏捷处理人类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
(2)专业化:随着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更加垂直细分,作业功能将更加专业化、特色化;
(3)轻量化:随着技术迭代,服务型机器人的体积将会更小,移动更灵活;
(4)智能化:环境感知、运动控制、人机交互这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将让服务型机器人由被动工作走向全局规划的主动型智能化,能够自主决策以满足作业需求;
(5)普及化:未来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型机器人在银发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此外,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新型老年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只要是能提高老年生活幸福感的产品都会勇于尝试,养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必将造福他们这一代人,以及未来30-50年后的老年人。
面对银发经济和服务机器人的巨大市场,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滞后及相关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也是巨大的。这方面迫切需要在中小学和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同时,针对银发经济,政府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等组织先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服务机器人的科普教育,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未来已来,您准备好了吗?